栀子花的花骨朵是白色的,外观类似于小球状的花苞,大小约为1厘米左右。花骨朵内部含有花瓣、雄蕊和雌蕊,但还未完全展开。当栀子花的花骨朵开始绽放时,花瓣会逐渐展开,形成5个白色花瓣,中央的花柱则会伸出,以便和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整个过程非常美丽,也是栀子花迷人的魅力之一。由于栀子花的花骨朵美丽难以言传,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为清新怡人,引人遐思的形象。
栀子花,又称黄栀子、玉兰花等,因其香气浓郁而广受喜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栀子花常常被用于诗词歌赋中,用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以下是一些与栀子花有关的诗词:
1.《江城子·栀子花》
宋·陈亮
栀子花,夜来香,
月下青楼伴绿窗。
花如玉,人如梦,
添得几行红泪泪痕长。
2.《栀子花》
唐·白居易
莫嫌栀子花儿小,
清香满枝头。
若能摘得赠佳人,
定胜寄相思。
3.《栀子花》
宋·杨万里
香雪初开白玉盘,
只疑夜半月明时。
清香直透千家雨,
入梦还添一夜诗。
4.《栀子花》
宋·陆游
香雪千重玉蕊含,
夜来寒月照青轩。
未央宫殿闲风雨,
不向人间别后看。
这些诗词表达了诗人们对栀子花的赞美,以及他们渴望与花相伴、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