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又号“谪仙人”,彰明人。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迁居中亚西域的碎叶城,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其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
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这时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但诗名远播,诗歌在其年轻时已经唱响天下,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深刻地描绘了唐代社会的沉沦和悲苦,对战争、灾难、贫苦等社会现实问题引起了强烈关注。
在诗歌中,他既关注现实社会的边缘人群,又倡导抵制弱肉强食的伦理观念,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然而,他的作品也表现出对自然界的狂热崇拜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创作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被称为杜甫的现实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