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存电费账务处理主要涉及到“预付账款”和“成本费用”两个科目。通常情况下,行政单位预缴电费费用到电业局后,会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进行记录。也就是说,当月拿到的发票入账处理是可以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记录的。例如,如果当月预交电费未拿到发票时,会计分录为: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等到下个月发票到了时,会计分录为:借:成本或费用 贷:预付账款。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政单位是在隔月拿到电费发票的话,那么就需要将其计入成本费用科目进行处理。同时,对于发生的预付账款,还需要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基金--预付款项”科目;同时,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以上都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存电费的一般性账务处理,具体的做账方法可能会因单位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有疑问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事业单位面试通常来讲都是本地考官,该面试由当地组织部门组织开展,面试专家由组织部门聘请的专家进行,除其特殊情况和特殊行业外,一般会找当地专家担任考官。
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年度一般是与日历年度一致,即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预算年底结转是指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时,将未使用完的预算资金进行处理和结转,以便下一年度使用。以下是事业单位预算年底结转的一般步骤:
编制预算年度末余额表
在预算年度结束前,事业单位需要编制一份预算年度末余额表,列出当年度预算中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结余情况和未使用完的经费金额。
核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对于已经使用完的经费,需要核对其使用记录,确保支出符合预算安排和管理要求。
确定未使用完的经费
根据预算年度末余额表,确定未使用完的经费金额,包括剩余的经费和尚未完成的项目的经费。
进行结转处理
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和制度,对未使用完的经费进行结转处理。结转处理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将未使用完的经费结转到下一年度的预算中,或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挤出,以便更好地利用预算资金。
编制结转凭证和相关报表
对于已经结转的经费,需要编制相应的结转凭证和报表,以记录和报告预算年度末的预算结转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预算年度末的结转处理应该遵循相关的预算管理法规和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