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风俗和食俗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 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中国重阳节传统节令食品。民间还使用红枣、茱萸等作为重阳糕的点缀,药食两用的一些中药材放入糕中,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
- 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 羊肉面:北方人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 螃蟹:重阳佳节正值农历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
- 柿子:重阳节吃柿子的习俗,还有祈福的寓意,想要大家事事顺遂,事事顺心。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重阳节吃柿子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封柿子树为凌霜侯,并且让天下人在重阳节吃柿子以表纪念。
食材准备:
糯米粉300g、大米粉200g、红豆沙200g,白糖、红枣碎、葡萄干适量。
制作步骤:
1. 将白糖用清水化开;
2. 把糯米粉和大米粉倒进糖水中,少量多次加水,并不停搅拌;
3. 按揉面团至一捏成型、一搓就碎的状态;
4. 铺一层面团在模具中,上锅蒸20分钟;
5. 将蒸好的面团上铺一层豆沙馅,再铺上剩下的面团,最后撒上葡萄干和红枣碎;
6. 上锅蒸4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