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固定的。
因为康波周期是指一个完整的波形从起点到达相同状态的时间间隔,而康波周期的时间划分是根据频率来计算的。
具体来说,可以是:时间间隔 = 1/频率 * 5,其中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波形通过的次数。
此外,康波周期的时间划分在不同的场合可能有不同的应用,比如在无线通信中用来计算信号的波长、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光的振动,等等。
1、时间划分:
第一次康波:1800~1860,英国为主导国,德国法国为挑战国,蒸汽机纺织时代。
第二次康波:1860~1920,英国为主导国,美国为主要挑战国,钢铁铁路汽车时代。
第三次康波:1920~1980,美国为主导国,日本为主要挑战国,电气重化工时代。
第四次康波:1980~2040?,美国为主导国,中国为主要挑战国,电子信息时代。
2、周期类别:
前三次康波周期为古典型周期,也即金本位时期,货币总量受到较大限制,经济容易有通缩倾向。
第四次康波周期为增长型周期,也即债务驱动,货币总量呈现持续扩张态势,经济容易有通胀倾向。
3,大国兴替:
每次康波周期都伴随一次主要的技术革命并带来社会经济大大发展,同时每次康波周期均有较大新兴经济体加入资本主义循环体系,第一次康波周期新兴强国德国对英国发起挑战,一战和二战均失败,第二次康波周期美国开始强大并在二战后成为全球主要债权人,逐渐取代英帝国成为全球经济金融主导国,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第三次康波周期日本加入资本主义体系,逐渐在经济上取得对美国的一定优势,但受制于政治军事约束最终无法挑战美国金融货币霸权。第四次中国加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美国的经济金融主要挑战国。
第一次战役(1950.10.25-11.5) 飞虎山阻击战、云山战斗、温井战斗
第二次战役(1950.11.25-12.24) 长津湖之战、清川江地区围歼战
第三次战役(1950.12.31-1951.1.8) 高阳追击战
第四次战役(1951.1.25-4.21) 横城反击战
第五次战役(1951.4.22-6.10) 铁原阻击战、雪马里围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