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稻谷包粽子在被浸泡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蒸煮过程,这个时候大米会充分吸收水分,从而使其水分含量达到饱和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稻谷内部的营养物质和酶活性得到了充分激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芽生长的催化剂已经准备好了。由于各种原因,如温度、湿度、地域和包粽子所用的稻谷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稻谷芽会在2到3天之间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察看粽子内的稻谷情况,直到发现芽开始生长时就可以停止蒸煮,保持粽子的口感和风味。
一般稻谷包粽子后,需放置至少2-3天时间才能在潮湿的环境中发芽。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则需要更长时间,一些人会将包好的粽子盖上湿毛巾或是涂抹一些水来增加潮湿度。
芽吐后的糯米更加易于消化,而且口感也会更加柔软滑嫩,因此多数人会选择在包粽子前将稻谷发芽。但需要注意的是,芽吐过长也不宜,否则粽子口感会变得口感变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