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经幡,是一种用棉布、麻纱、丝绸等材料制成的长方形彩旗,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一般一个经幡上,根据枝条多少来确定有两组至三组星火条。这五块幡条的颜色排列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是这样的。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
藏族抱枕编织的教程。
材料:二两绿线,一两黄线
中片:起12针,两边各留三针,隔一行加一针。加到24针,还是边留三针从里面减,剩12针,换黄色线,织两行(一正、一反)换绿线和开始一样,织四块。(织好后两长边用黄线钩一行)
边片:起6针,左边留三针,从一边加,隔一行加一针,加到12针,换黄线(同中片一样的织法两行)换绿线,和中片一样织三块,然后边留三针减的剩6针。(另一片起6针,右边留三针,从一边加,加到12针,换黄线和中片一样的织法。两片织好后加针的一边用黄线钩一行。)
肚皮:起26针,从两边加,加到44针,织40行,再从两边减,剩26针。(六行绿线,四行黄线)
头:起27针,织20行,分三份,从每份的中间留一针,从两面各加一针,织三行,加三次,然后从中间那一针,三并一。隔一行并一次,一直到并完,收针。尾巴:起21针,织20行,从一面减成罗旋状,行行减,减完收针。腿:起20针,织18行,和织袜子一样,留五针,来回织,剩五针,转一圈。然后和织手套一样分五份,织成五个脚趾。
中片和边片加针的一面边片用黄线钩在一起。三片连在一起后,(可惜这部分的实物图丢掉了)转圈用黄线一针一针挑起织8行,换绿线织一行下针,一行上针,又一行下会,换黄线织8行,折回去。一边缝一边装颗粒状的膨松棉,装的硬一点。头、腿、尾巴都装好,封好口。头和腿缝在黄圈的下面,尾巴缝在黄圈的上面。然后缝肚皮,留一口装棉花,
藏族的拜年风俗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在藏历新年(又称“洛萨”)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仪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拜年风俗:
1. 打扫卫生:在藏历新年来临之前,藏族家庭会彻底打扫家中的卫生,清除旧年的尘埃,象征着辞旧迎新。
2. 制作青稞酒和酥油茶:家家户户会准备足够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这些是新年期间招待客人和拜年的必备饮品。
3. 献哈达:哈达是藏族传统的表示敬意和祝福的白色的丝巾。在新年期间,人们见面时会互相献上哈达,表达良好的祝愿。
4. 拜佛祈福:新年期间,藏族人民会去寺庙烧香拜佛,祈祷家人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5. 家庭聚餐:新年第一天,家庭成员会穿上节日盛装,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年饭。餐桌上通常会有羊肉、牛肉、青稞酒、酥油茶等食物。
6. 互访拜年: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拜访,互致新年问候,交换礼物,共庆佳节。
7. 歌舞表演:新年期间,藏族人民会举行各种歌舞表演,载歌载舞,欢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