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形亮。
近义亮
反义暗
例词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明朗明亮
2.
名(从当前算起的)第二(年、日)。
例词明年明日明天
3.
形清楚;明白。
例词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明快简明说明
4.
动懂得;了解。
例词深明大义
5.
形公开的;显露的。
反义暗
例词明码标价明枪暗箭有话明说
6.
名视力。
例词失明复明
7.
形视力好;有眼光。
例词耳聪目明高明精明
8.
动〈文〉表明;显示。
例词开宗明义
9.
副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
例词明知故问
10.
名朝代名(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建都南京市,后迁都北京市。
11.
名姓。
明补子和清补子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服饰上的装饰,用于标明官员的品级和身份,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形状和大小来看,明补子通常较大,约40厘米见方,呈现出完整的绣片形状。而清补子则稍小,约30厘米左右,且因为清代官服是对襟褂,所以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形成了前片剖开成两半块的样式。
其次,明补子和清补子在图案和颜色上也有所不同。明代的补子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五彩绣补较少见。而清代补子大多用彩色,底子颜色很深,有绀色、黑色和深红等,且四周都装饰有花边。此外,明代的文官补子通常绣有一对禽鸟,而清代则绣单只禽鸟。
最后,明补子和清补子所代表的品级和身份也有所不同。明代的补子图案根据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一品仙鹤、二品锦鸡等。而清代的补子则更加详细地规定了不同品级官员的补子图案,如一品鹤、二品锦鸡等。此外,清代还规定了皇子、宗王、贝勒、贝子等贵族使用的圆形补子,而其他官员则使用方形补子。
综上所述,明补子和清补子虽然都是中国古代官员服饰上的装饰,但它们在形状、大小、图案、颜色和代表的品级和身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不仅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审美和制度规范,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视角。
明装一开五孔双控是一种常见的开关方式,它能够实现一个开关控制多个灯具的功效,但如果不能关灯,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可能是开关本身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或修理。
其次,可能是所连接的灯具有问题,如灯泡坏了或线路短路等问题,需要检查并进行修理。还有可能是电路接线不正确,需要进行重新接线。因此,只要仔细检查以上问题并及时解决,就可以恢复开关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