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波炉:巧克⼒棒意外融化后的发明
1946年,美国⼯程师斯潘塞在⿇省理⼯学院辐射实验室⼯作时,试图发明⼀种功能更强⼤的微波发射磁控管,准备⽤于雷达设备。
2、射电天⽂学:来⾃宇宙的“奇怪⼲扰”
1931年,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程师卡尔·央斯基建造了⼀座⼤约30⽶长、6.5⽶⾼的⽆线电天线,⽤来监测短波⽆线电信号,以确定这些信号是否⼲扰了跨⼤西洋电话通讯。
3、照相机:两次偶然的发现
19世纪20年代,巴黎的舞台美术师达盖尔潜⼼研究照相技术,寻找感光材料,但⼀直没有理想的结果。有⼀次,达盖尔⽆意中将⼀把银匙放在⼀块⽤碘处理过的涂有硝酸银的⾦属板上,⼀会,他发现这把银匙的影⼦居然印到了板上。这个现象令他⼤为吃惊,这不就是感光现象吗?之前他也了解到氯化银可以感光。他想,这⾥感光的应该是碘化银了。于是他做了底板进⾏确认,曝光后底板上是形成了潜影,可关键问题来了,怎样使这些潜影显现出来?当时他没有想出解决办法,便把曝光后的底板放在⼀个不透光的药品柜⼦⾥⾯。
4、⽕药:长⽣不⽼药的另类⽤途
⽕药的发明经过我国许多代⼈的努⼒,不过最初源于炼丹,炼丹家得知硝⽯、硫磺的可作为药⽤后,便利⽤它们来炼制长⽣不⽼药。
5、X光:屏幕上意外看到⾃⼰⼿掌⾻骼
1895年的⼀天,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中忙碌地研究阴极射线管的特性时,突然注意到⼀束光投射到了屋内另⼀头的“氰亚铂酸钡”荧光纸板屏幕上,接着他发现纸板屏幕上出现了⼀只形同骷髅的⼿掌⾻骼,他最初的惊讶顿时变成了震惊。伦琴很快意识到,⼀些神秘的辐射光不但穿过了空⽓、并且穿过了他的⾎⾁,从⽽使他的⼿掌⾻骼投影在了光线暗淡的纸板屏幕上。这种光的粒⼦显然能够穿过固态物体,伦琴接着发现,他可以借助这种超乎想像的辐射光来产⽣清晰的体内图像。他将这种新奇的强射线命名为X射线,即表⽰是性质未知的射线。就这样,世界上第⼀幅X光⽚诞⽣了。20年后,X光开始⼤量⽤于医学治疗。伦琴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泡水泥和陶粒回填这两种材料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具备不同的特点。发泡水泥具有轻质、绝热、隔声、防火、耐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建筑物外保温、隔音、填充物等工程;而陶粒回填则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透气性和保温性,更适用于涉及土壤改良和地基填充等应用。因此,选择哪种材料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来综合考虑,不可简单地单一选定一种材料。
物理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科学原理和定律。例如,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并且创立了质能等价原理,解释了大规模物质转化引发的能量释放。
霍金以及其他研究宇宙学的科学家揭示了密度参数和宇宙膨胀速率之间的关系。
将粒子加速到极高速度的大型对撞机发现了夸克,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总之,物理学家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开启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