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叫它蝈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时代就被人们饲养了。蝈蝈,别名为蹩踪聒聒、螽斯、螽斯儿、油子、油葫芦(河南漯河与平顶山交界处,苏北徐州地区)、叫应(北京西部张家口至山西)、土喳子(四川南充)、蚤蚂(四川达州、四川渠县)、土狗子
1.采食习性:蝈蝈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食物以捕捉小昆虫为主,有时也吃一些花草嫩叶。
蝈蝈属于杂食昆虫,但食物必须新鲜。
2.生长繁育:蝈蝈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生长难度很大。
它雌的产卵,每个卵的大小如同两个小米粒,一次可产200到300粒。
它把卵产在土层以下3到4厘米处,自然条件下,要隔一年的时间才能孵化出来;如果人工孵化,温度在28摄氏度为宜,需三个月的时间来孵化出幼蝈蝈;若在孵化中,温湿度不适宜,孵化的时间要长些。
蝈蝈的成活率大约在百分之60。
3.若虫:若虫共蜕4次皮,蜕反时头向下,足抓住附着物,头胸蜕裂线先开裂,依次前足、中足、后足、触角及腹部蜕出,历时约65分钟。
后将蜕下的皮吃掉。
1、棚养。棚养包括大棚、拱棚和土暖棚等,初养蝈蝈可选用拱棚。蝈蝈喜欢生长在背风向阳高燥之处,建棚时应避开地势低洼潮湿和风口处,选好地形地块后,先种上黄豆或小麦,以备蝈蝈自由采食。
2、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不受气候条件所影响,可用水泥和砖建成高80厘米左右,宽以木板或水泥板的长度为准,间隔或通长均可,一般为三层最好,低了浪费空间,高了不容易管理。每层板上面放一层10厘米厚的沙土,以备蝈蝈日后产卵,然后用铁网或沙窗布固定到板的上面,形成一个多层立体式的蝈蝈养殖地。
注意事项:在日常饲养中还有注意避免有猫鼠等其他动物对蝈蝈的侵害,不要在靠近蝈蝈笼子的地方点燃蚊香或喷洒杀虫剂。秋季后期气温下降幅度较大,要即使采取措施为其保暖,防止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