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来自家庭制作或者小摊购买,是江浙沪特产。
制作青团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先将适量的干艾草倒入清水中熬煮。
然后滤出其中的汁水并将它和大米粉、糯米粉、糖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等把面团放入锅中蒸三十分钟左右以后,再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包裹住馅料并揉圆即可。
天于清明节吃育团的习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台州地区椒江市故事卷》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金兰从小骄横懒惰,还要打骂母亲。但朝廷命令,田地抛荒要被处死,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自家祖田干活。
金兰在野地里无意中看到母羊给小羊喂奶的情景,幡然醒悟,决心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提着竹篮来送饭时,他主动迎上前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投进水塘自尽。金兰立刻跳进水塘,但只摸到一块木板。他将木板拿回家中供奉在堂前。据说牌位就是这样来的。
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放饭篮的地方长出的野草绵青采回来,做成苦饼。故事还说,这一天是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就把这一天叫做清明。并且每年清明日都带着苦饼到水塘附近的路边祭拜。后世称之为上坟。
做青团的青汁水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艾草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煮沸,加入糯米粉一起搅拌均匀做成青汁水;另一种是把艾草打成泥,然后用水冲泡搅拌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