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魏、蜀、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1、魏国: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
2、蜀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
3、吴国: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
三国演义的三国分别为魏、蜀、吴。
1.魏国:魏国是在三国中最先建立,始于魏文帝曹丕,其父曹操在著名官渡之战中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为曹魏立国奠定了基础,后追封为魏武帝,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后被司马家篡位,灭亡于魏元帝曹奂。
2.蜀国:蜀国是由刘备建立,先后大败曹操于赤壁,斗智孙权于荆州,巧夺刘璋于川蜀,但在猇亭之战中刘备大败,七十五万大军和重要将领命丧于此,刘备本人也死于白帝城。后主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 是首个被灭国的皇帝,最终蜀汉亡国。
3.吴国:吴国建立者吴大帝孙权,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曹魏无法分兵东向,于是孙权称帝。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东吴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
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
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
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