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辞赋,描写了他游览庐山的经历和感受。全文描写了庐山的雄奇壮丽,山势起伏,峰峦叠嶂,瀑布流泉,景色优美。同时,白居易还通过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文化底蕴,庙宇古刹,名胜古迹,让人感叹庐山之美,同时也对其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庐山作为我国著名的胜景,其美丽壮观的景致和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断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光顾。
观音桥是庐山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石拱桥。
它始建于九百九拾多年前的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因石拱桥架在三峡涧上就叫三峡桥。后来到了清代末年,当地的老百姓在三峡桥桥南头修建起供奉观音的观音庙,从此后当地的人习惯叫三峡桥为观音桥。
观音桥景区是庐山自古以来就出名的好去处,现在的景区是由南大门、服务区、水碓房、十二生肖园、天下第六泉、三峡涧、观音桥、观音庙、夫妻树、棺材石、浴仙池、望仙台、送子潭、卧瀑、柞盆潭、天生观音崖画、玉渊潭、栖贤寺诸景组成。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出自唐朝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意思是: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