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守为重:品质是第一位的,操守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清廉、有节操、有气节,这都是一个人做官、做领导的基本底线。
去官气:不要有官腔、官话,做事要务实,不瞻前顾后,考虑自己的乌纱帽。用人不应专取才华,而要重视以质朴为尚。
有条理:这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能力的体现。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就是有条理。
少大言:不要说空话、大话,要讲真话、实话。
以上是曾国藩在官场中的用人秘诀,这些原则对于现代职场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弟子的成分非常复杂,既有担任京官时接收的,如江忠源、李鸿章,也有后来逐渐纳入门中的,如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既有科举考试中的门生,如俞樾,也有正式投帖拜师的入室弟子,如赵烈文;既有不被接纳但有师生之实的,如刘长佑,也有从开始就追随他,自认为弟子的,如李元度、彭玉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原文】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