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帕,1864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一个经营麻纺织工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民主自由党”的普鲁士下院议员、帝国议会议员。母亲是一个正统的加尔文教信徒。老韦伯倔强、执拗,要求妻子和孩子们在家庭中绝对服从他,夫妻俩因此感情不和。
1881~1884年期间,韦伯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同时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之后,在柏林大学完成学业。韦伯早年攻读法律和经济史,20多岁时曾担任一名律师的助手和大学助教,直到1893年,1895年,他在弗赖堡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896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期间完成关于古罗马土地史和中世纪贸易行会的发展等论文,以后又为德国最重要的学会——社会政策联盟作了德国东部土地问题综合分析等论文,并参加了左翼自由基督教社会联盟活动。
韦伯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正义感的民族主义者。1895年,在弗赖堡的一次演说中,他尖锐指控德国容克贵族,讽刺他们是历史的渣滓。他对自由党持批评态度,指责自由主义已是一个衰颓的运动,并提出了“开明帝国主义”的概念。
1897年,韦伯的父亲去世,他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1898年春,他患了神经衰退症,自此连住了5次院,病愈后出外旅行,疗效也不是很大。由于情绪上的紊乱,他常常无法工作,有时,不得不一连几小时坐窗口修剪他的指甲。直到1903年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他才恢复了研究工作。韦伯大器晚成,他的重大成就都是在病重到逝世这十几年间作出的。
韦伯最有名、最引起争议的一部著作是《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该书根据统计数字,说明了德国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的相互关系。他并不否认在加尔文以前早已存在资本主义企业,他也了解存在发展资本主义所必备的其他物质和心理条件,但他认为,在加尔文主义出现以前,资本主义兴业精神一直受到教会中流行观念的敌视,因而不能充分发展。他认为,过去的宗教信念从未使人们设想,财富的积累是神的永恒恩典。清教徒参与了建立现代经济生活庞大机构的行动,它必然要主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价值。除了揭示宗教思想在社会结构中的广泛影响,并且探索宗教信念所导致的许多意料不到的后果之外,韦伯也考虑了社会组织后果问题。他因此以最早研究组织结构的学者而闻名于世。
1910年,韦伯帮助德国建立了社会学会。他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经济史和文化史,他还对印度和中国宗教文化进行分析,并把它们与西方宗教进行对比。后来,他又发表了《经济与社会》一书。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种方法论,论述了一系列探讨宗教社会学、政党和小群体行为社会学以及历史哲学的论文。可以说,现代社会学说,多是从韦伯的著作发展而来。
由于韦伯的文章多数刊在只有专家才能阅读的学术刊物上,他的影响在他死后才显示出来。
马克斯的X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马克斯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内在矛盾,它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然而,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必须经历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通过扩大生产力和采取以计划为基础的经济政策等手段来解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落后、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
马克斯的X因而是革命团体及工会等无产阶级的组织和斗争策略,是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搭建的桥梁。
马克方格是一个有趣的数字推理游戏,玩家需要填充一张9x9的空格表格中每个方格里的数字,填入数字要满足每行、每列和每个3x3的小宫格内数字都不重复的要求。
玩家需要根据已有数字和逆推思路来填写剩余的数字,思维逻辑和数字推理能力是玩家成功完成游戏的关键。马克方格非常适合拓展思维和挑战逻辑抽象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思考速度和计算能力,是一款家庭、朋友以及学生团队之间非常受欢迎的装饰性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