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不拉树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中已经被淘汰了。拉树是一种传统的砍伐和运输树木的方式,但它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例如可能会破坏道路、损毁电线杆、污染空气等等。
随着城市管理的进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已经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地处理这些树木,避免了拉树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萧山等现代化城市,拉树已经不再是一种合适的树木处理方式。
第一,地理位置。萧山区在杭州的南面,与杭州老的主城区之间隔着钱塘江。这天然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导致俩地差异巨大。
第二,文化习俗。这个包括语言,饮食,风俗,等等。俗话说得好:萧山萝卜绍兴种,萧山反而跟绍兴同根同源。
第三,历史渊源。行政管辖从秦设置以来,到解放初期。历史上萧山大部分时间一直跟杭州不相干。
第四,财政政策。一开始撤市立区只是行政概念上的融杭,并没有在财政政策,发展理念等相关规划的真正意义上融合。发布别的政策往往是(萧山,余杭)除外。
第五,萧山实力。萧山的工业水平,民间资本都比较高。老百姓比较有钱,大部分农民都有小别墅。萧山撤市改区以前一直都是妥妥的全国百强县前十位置。
第六,杭州规划。杭州城市的规划跟大部分别的城市理念不一样。大部分城市发展的方向一般都是从中心主城区慢慢向郊区铺展蔓延。例如北京成都都是城市环线一圈套一圈的摊大城市规模。而杭州发展的理念不一样,杭州是以点带面,下面区县各自规划发展,当然,当中也有地理因素在起某些作用。
第七,划出萧山工业最强的三镇(西兴,浦沿,长河),设立滨江区。对萧山的打击也很大,实力一下子受挫。再把大江东分离了,一下子又把萧山肢解了一大块可发展平原。所以萧山人心理上也都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