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五大港口包括上海港、南京港、武汉港、重庆港和宜昌港。这些港口不仅承担着长江流域的货物运输任务,还是沿江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和经济增长点。它们连接着国内外市场,为长江经济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江洪水(1931),1931年7~8月发生于中国长江流域的大洪水。[1]
这一年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方海上气温也较常年偏高。梅雨季较长,加之7月3~8日及21~25日两次台风雨,每次雨量均在200毫米左右。长江流域降雨量超过常年同期一倍以上。8月,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均发生大洪水。川江洪水东下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相遇,造成全江型洪水。沿江堤防多处溃决,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7省205个县严重受灾,其中两湖灾情最重。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其中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是重要的大米产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产出的大米质量优良,口感鲜美。
其中,江苏的盱眙、宿迁、扬州等地的大米素有“江南名米”之称,安徽的宣城、滁州、六安等地的大米也享有盛名,湖南的岳阳、长沙、湘潭等地的大米更是出口世界各地。